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(正月十五是什么神仙节日)

农历正月十五,是春节之后,最为隆重盛大的一个传统民间节日——元宵节。元宵节历史悠久,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,汉文帝时期,就已经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。在元宵节期间,民间有各种节日习俗,下面分享其中的10个,看看你知道几个?

0b159f9832844e1ba90225ab31409743

一、踩高跷

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节目。高跷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,表演者把长木绑在腿上行走,还能跳跃和舞剑,最高的高跷达一丈多高,他们边演边唱,生动活泼,欢声笑语,如履平地。

23f1942f1d604308b44264207ae94bed

二、舞狮子

舞狮子,也是我国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,每逢佳节或者集会的时候,人们都会以舞狮助兴。这个习俗源于三国时期,流行于南北朝,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

889612979147493dadeb644d2f686f59

三、划旱船

划旱船,也叫跑旱船,就是在把竹木扎成的彩色船套在身上,在陆地上模仿船行的动作,再唱一些地方小调,边歌边舞,就是划旱船了。这个习俗,传说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。

745550cbf86e434a8ac1ee2ac6924db0

四、赏花灯

在汉明帝永平年间,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,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宫中和寺院“燃灯供佛”。从此以后,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就流传到民间。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,无论是士族还是老百姓,都会挂灯,整个城市通宵灯火辉煌。

117b12945247467f9308d460053df64e

五、猜灯谜

猜灯谜,也叫打灯谜,是元宵节后来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。最早出现在宋朝,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,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测。所以叫“猜灯谜”。

990dd45c2bee4bf2a0415873e0890961

六、耍龙灯

耍龙灯,也叫舞龙、龙灯舞,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。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龙,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。在古人的心目中,龙有呼风唤雨的本领,对于风调雨顺、生产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,所以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舞龙的节日习俗。

5ac1f21c72d747dcb0e2478f4edbf599

七、迎紫姑

紫姑,传说是民间一个贫穷善良的姑娘。在正月十五这一天,紫姑因为穷困而死,因为老百姓们同情她、怀念她,于是在有些地方,就形成了“正月十五迎紫姑”的风俗。

29a08fa4a0de4434a91aa5d2ab8823ef

八、送孩儿灯

送孩儿灯,简称送灯,也叫送花灯。就是在元宵节前,娘家将花灯送给新嫁出去的女儿,或者亲友送灯给新婚未育的人家,希望早生孩子。因为“灯”与“丁”谐音,送灯就象征“添丁”的吉兆。

ade82382b6c4486aab01ea9aa0718140

九、扭秧歌

扭秧歌,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,地方不同,秧歌的风格也不太相同,分为陕北秧歌、河北秧歌、山东秧歌、东北秧歌等等,其中东北秧歌流传最广,艺术水平也最高。

e994b9c563d64d70bfa85b5085ea426c

十、走百病

走百病,也叫游百病、烤百病、散百病、走桥等等,是一种消灾祈福的民间信仰性活动。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夜里,妇女们相约出游,结伴而行,沿着墙边走,逢桥必过,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免祸,祛除百病。

元宵节是一个非常盛大的民间节日,各地节日风俗还有很多。比如:流行全国的吃元宵、放烟火;福建浙江一带的“摇竹娘”;浙江台州一带的“间间亮”;贵州黄平一带的“偷菜节”;山西、陕西一带的“元宵塔火”等等。

来源互联网,侵权请反馈到3484479098@qq.com 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1shuadan.com/post/263955.html

(0)
上一篇 2023年5月23日 下午3:16
下一篇 2023年5月23日 下午3:20

相关推荐